你的位置:首页 > 日照收录

我与《日照日报》的不解之缘 (修订)| 辛崇法

2019/7/25 16:51:12

今年是《日照日报》创刊60周年,因我喜爱阅读《日照日报》,又经常向报社投稿,因而与《日照日报》结下了不解之缘,初识《日照红旗》

《日照日报》的前身——《日照红旗》于1958年7月1日创刊后,这年的冬天,因我家住的房子要腾出来做学校,我随祖母搬到村北头由一同姓人家腾出来的两间房子住居。那时我正在小学五年级读书,放学后我到邻居家找小伙伴一起玩,偶尔发现他们家的桌子上摆着一摞报纸,我就好奇地翻了起来,发现有《日照红旗》《临沂大众》《农村大众》等等。原来邻居家有一在邮政所负责送报的亲戚,每天送完报纸后,他都要给邻居家带回几张报纸。平时喜欢看书的我,每天放学后,我就到邻居家找报纸看。那时虽然我对社会上的一些事不是很懂,但看到《日照红旗》上登载的一些政治时事、县机关和各公社的一些消息,特别是登载的一些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很是吸引了我,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读报让我生活更精彩

上世纪80年代,我已从部队转业到日照民政部门工作。1980年10月,日照县委机关报——《日照县报》在原《日照红旗》的基础上复刊了,这让我喜出望外。作为一个日照人,又在机关工作,最为关心的就是日照的发展变化了,而这张身边的报纸,是了解日照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好的媒体渠道,因而每期必读,但不久却停刊了。

随着改革开放和日照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1988年1月,《日照报》在沉睡了多年后又正式复刊了。阅读日照报又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名言说“读书改变人生”,读报同样可以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改变人生。通过读报,既学习政治、在第一时间了解国内外大事,又了解党委政府的一些重要部署和发生在身边的新闻、好人好事等等,对于增强理想信念、提高自身素质、指导工作、学习先进经验,知荣辱、有信仰、做事做人,都是十分有益的。从此,无论是《日照报》,还是后来的《日照日报》,都成了我每天必读的报纸,也成了我生活的伴侣和良师益友。

在职时,每每读到《日照日报》登载的一些重要文章,或者与我所做的本职工作有关的文章,我都要把内容记在读报笔记本上,以学习借鉴。有时还把它剪下来,进行整理贴在本子上,起了个名字叫“读报拾零”,足有十几大本。1995年,报社将复刊后的《日照报》装成合订本,但我一直未能收藏到。为了收藏这套合订本,我曾多次到旧书摊上查找,后在一个熟人的旧书摊上,真还买到了这套的合订本,至今我还保存着。如今我虽早已退休,但订《日照日报》和读《日照日报》的习惯一直坚持,从未改变。

30年发表稿件300余篇

工作之余,我喜欢写稿。1980年1月,《日照县报》恢复办报时,我曾多次向报社投稿,主要是写拥军优属方面的内容。而在此之前,写了稿子只能向县广播电台投。1988年1月《日照报》得以复刊后,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有了这个媒体平台,我又开始向报社投稿了。

从1988年《日照报》复刊,到今天的《日照日报》,又走过了整整30个年头。30年来,我先后在《日照报》《日照日报》和《黄海晨刊》上发表了300多篇文稿,平均每年都有一二十篇稿子见报。在职时,我在民政部门曾较长时间分工双拥优抚安置和烈士褒扬工作,发表了多篇有关我市双拥、优抚安置和烈士褒扬等方面的稿件。1994年新年春节期间,为配合我市开展的创建双拥模范城和新年春节期间的拥军优属和活动,《日照报》专设了“新年春节话优抚”的栏目,连续9期登载了我写的有关优抚政策和开展好拥军优属活动的稿件。每年清明节期间,为配合学校开展开展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我都要整理出几篇日照比较著名的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在报上发表。为推动日照市创建双拥模范城活动的深入开展,我曾先后在报纸上发表了数十篇关于我市落实优抚政策、为优抚对象解“三难”奔小康、拥军优属和保障部队圆满完成在我市训练任务的一些做法和先进模范事迹。特别是2000年7、8月间,我市全力支持南京军区某部在我市执行海训任务,涌现出许多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模范事迹,来日照市视察海训部队的南京军区政委雷鸣球上将曾以“没想到日照市委、市政府对部队这次海训这么重视;没想到日照市各级各部门为部队解决训练中遇到的问题这么快;没想到日照市人民拥军热情这么高涨;没想到日照市的训练条件这么好”“四个没想到”来高度评价我市的双拥工作,并给省委、省政府发了感谢信。为弘扬日照人民像战争年代支前那样支持部队海训的事迹,我和驻训部队政治部的同志合写了一篇《大海一样的深情——日照市支持部队海训纪实》,在当年8月1日的《日照日报》第一版上发表,《双拥》《当代社会》等杂志还作了转载。文中关于北京路街道年轻妈妈孙明洁用乳汁给小战士治疗被海水炝伤的眼疾的事迹,更是在军内外传为佳话。正是《日照日报》的宣传报道,有力推动我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活动的开展, 2000年1月,我市实现了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的奋斗目标。2016年,我市已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

在职时,我先后参与了日照撤县建市、升为地级市、设区带县等重大行政区划调整争取工作的全过程。其间曾与市领导一起或单独数十次跑省进京汇报争取,终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分别获得了国务院的批复,圆满完成了事关日照长远发展的几次重要区划调整任务。作为我市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大事,2008年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经日照日报社约稿,《日照日报》连续登载了我写的“撤县建市,日照揭开历史新的一页”“日照升为地级市,为跨越发展奠定基础”“设区带县,行政区划得以完善”等回忆文章。期间,日照日报社记者王秀洁还以《突破坚冰绘新城》为题,发表了专访我的文章。2009年6月12日,在国务院批准日照市建市20周年之际,《黄海晨刊》用3个整版登载了我写的《日照市升格背后的故事》,如实展现出日照人为追求发展的奋斗精神和所付出的努力。虽然仅仅过去20年左右的时间,但对青年人来讲,看到这些像故事一样的经历,仍然感到是很新鲜的事情。

当我在退居二线和退休后,坚持笔耕不辍,继续深入挖掘和书写日照的红色文化,并把书写日照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继续利用《日照日报》《黄海晨刊》这个平台,先后发表了《不朽的壮举——纪念日照暴动80周年》《三战甲子山》《石沟崖战役》《安东卫保卫战》《老六团在日照》等上百篇文稿。2009年9月,为庆祝新中国诞生60周年,《黄海晨刊》推出《日照解放特刊》,登载了我写的《难忘的栈子战斗》《莒城战役始末》《威震滨海的陈士榘将军》等13个版面的文稿,许多同志争相阅读并收藏。前几年,为配合国家确定的烈士纪念日,《黄海晨刊》又在国庆节前夕,开设“革命烈士——难以忘却的纪念”栏目,先后登载了我写的尹景伊、郑培明、安哲、郑天九、贾正远、尹仲岩、牟敦康等30多位比较著名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日照日报》又连续5期登载了我写的日照地名漫谈等文稿。此外,日照日报还登载了我写的《谷牧与日照》《丁肇中传出版的前前后后》和王献唐、王板哉等日照文化名人的文章。特别是由我编著的《烽火日照》(上下卷)出版后,《日照日报》和《黄海晨刊》分别登载了许多点评文章,报社记者王大鹏、王季平采写的专访《用革命烈士精神教育下一代》,都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尤其也让我感到欣慰是,《日照日报》发表的我写的许多文章,因为史料详实、真实展现日照革命斗争历史和英雄人物,许多读者特别是从机关退休的老同志都喜欢阅读,有的还专门收藏。在市直一区我经常遇到一些老同志和在机关工作的同志,一见面就会谈起你又在《日照日报》上发表了什么文章了,并就文中谈到人和事与我交流。前些年,《日照日报》发表了《老六团在日照》这篇文章后,莒县一位素不相识的李姓青年,通过报社找到我的电话,在与我通话时说:“看到你在《日照日报》写的《老六团在日照》这篇文章,写得很真实。我爷爷是老六团的,我从小就听爷爷讲老六团的故事,爷爷要我给他念了好几遍,听后激动地流泪了,说‘老六团终于有人写出来了!’”还要和我交流交流。一次,我在营子市场看见一位老同志正在聚精会神地看《黄海晨刊——日照解放特刊》,我问他报纸是从哪里来的,他说是收旧报纸时收来的,看到上面全是说战争年代日照的大事,就把它收藏了起来,闲时他就看看。当你写的文章被别人喜欢阅读或收藏时,说明了这其中的价值,即是你付出的再多也是值得的,因此我要感谢《日照日报》这个媒体平台。

正是阅读《日照日报》和不间断地向《日照日报》投稿,不仅让我与《日照日报》结下了不解之缘,也让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精神也更加饱满。今后在坚持读《日照日报》的同时,还要继续写好稿投好稿,传播正能量,传承红色基因,为建设美丽和谐的新日照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也衷心祝愿《日照日报》乘60年的光辉历程,在新的时代,在报业人的辛勤耕耘下,越办越好,更加绚丽多彩!